那年,20岁的田德兴刚进云南中烟红运河集团会泽卷烟厂工作就碰了“钉子”。
(资料图)
一次设备故障,老师傅让他先去排查。由于经验不足,原理不熟,他用万用表这测一下、那看一下,显得有些手忙脚乱,就是无法确定“病因”。老师傅见状,淡定走到他跟前,一把螺丝刀就把故障搞定。
眼前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,碰了这么一颗大钉子,他默默下了决心,“别人能干的为啥我不能干?”
自此,田德兴坚持每天下班多学习两小时,晚上也加紧自学“充电”,面对设备维修改造,他更是从头到尾全程参与,凭着勤学深钻,他总结出一套“眼看要准、动手要稳、修后要等”的维修方法,赢得了大家的认可。
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睿智果敢的电气修理工,再到电气修理班班长、主管设备车间副主任、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军人,他把别人看来“索然无味”的工作做得“津津有味”。
他说:“每一次看到设备正常运转,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会了走路一样,充满了自豪感。”
田德兴还是出了名的创新“大拿”,在工厂智能化建设中,田德兴主动请缨、揭榜挂帅,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对智能化系统进行项目研究,他就像一颗钉子一样坚守在生产现场。近年来,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参与完成4项科技项目、40余项课题研究,取得77项专利授权,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40篇。
“做一颗技术的‘硬钉子’,扎进设备,才能让设备‘乖巧听话’;做一颗业务的‘硬钉子’,扎进业务,才能事半功倍。”2016年,会泽卷烟厂创立了以田德兴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。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、技术技能人才,11人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,12人成长为车间或工厂技术创新、技术技能骨干、5人晋升为班组管理人员。
从“碰钉子”到“钉钉子”。多年来,他就像钉子一样深深扎根制丝车间,聚“微光”成“炬火”,为工厂锻造了一颗又一颗“硬钉子”。
文字:崔家雄
图片、视频:沈宗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