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企业 > 详情
典说江苏(52)|管鲍分金:朋友之谊是千古,春秋以后有几人

扬眼   2023-04-21 15:33:32


(资料图片)

在江苏省盱眙县至今还流传着管鲍分金的故事。

管仲(名夷吾)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政治家。据《帝乡纪略》载:“管鲍尝寓州(指盱眙县境内古泗州)北三十里,行贾分金,故店名管公(即今管仲镇),乡名招贤(今鲍集镇)。”另据《泗虹合志》记载:管仲与鲍叔牙善,尝同寓旧州北行贾分金,鲍推多取少,仲曰:“鲍子知我贫也。”

故事是说,颍上人管仲和鲍叔牙曾一同在今天的管仲镇一带经商,每次生意后分利时,鲍叔牙总是自己取少,而分给管仲的则多,有人说管仲贪婪,鲍叔牙则说他家境贫寒,且有老母在养,我是自愿多给他的。二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。后人为纪念管鲍重义轻利的高尚品德和深厚情谊,就在他俩分金的地方建了一座“管鲍分金亭”。

春秋初年,周朝已名存实亡,群雄割据,一片混乱,仁人志士各保其主,管鲍二人亦走上了从政之路。当时齐国内乱,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国,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,齐襄公被杀以后,纠和小白都想争夺君位,结果在回国途中,公子小白被管仲暗中射了一箭,虽然箭上带钩,但小白没有被射死,还抢先到达临淄夺得了君位(即齐桓公)。坐上君位的小白要拜鲍叔牙为宰相,但叔牙坚辞不干,还竭力举荐正在被囚禁的管仲。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,使之成为五霸之首。每当管仲谈起此事时,他总是感动地说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。”(见《史记.管晏列传》)

管鲍之交以及他们重义轻利的美德,为世代推崇。东晋陶渊明赞管鲍诗曰:"知人未易,相知实难。淡美初交,利乖岁寒。管生称心,鲍叔必安。奇情双亮,令名俱完。"明初翰林编修王翰《题管鲍论交图》:“黄金是何物,能摧壮士心。有金交契厚,有金交意深。一朝金用尽,相看同路人。古人重交道,敬至义自伸。我观管鲍徒,交厚情最亲。知心两无猜,巽让常欣欣。斯可愧薄俗,外物非所珍。子鱼能一掷,幼安同浮尘。弃之同一道,中有伪与真。高风鲁连子,千载名如新。”清泗州诗人戚玾过管鲍分金处并题诗:“管子天下才,春秋世必以。彼苍既生之,理不得饥死。分金救其穷,自然逢鲍子。此事传后人,知希叹声起。我谓尽不然,公才问何似。若果为夷吾,当不无知己。叔牙虽长者,未闻及他士。”抗日战争时期,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带领官兵经过分金亭时听说此故事后,留诗一首:“五略贯诸侯,英名万古留。分金遗迹在,精神足千秋。”这些诗词无不对体现了管鲍重义精神的赞美和高尚品德的仰慕。

管鲍分金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清光绪年间复修。分金亭座北朝南,高约3.5米,边长1.8米,四周砌有砖墙,顶铺小瓦,东、西、南三面镶有石碑,碑高1.5米,宽0.8米,厚0.2米。南碑上刻有“管鲍分金亭”五个大字,东碑上刻有《满江红》词一首:“世教衰微,叹朋友,一伦久废。休便问,绨袍恋旧,琴尊结爱。君子济贫非滥与,小人有母容分贷。翰一匡九合,霸图成,赖公辈。    金兰好,同富贵。井石下,真良昧。笑鸡虫得食,炎凉世态。致富方纡官府策,销兵复见衣裳会。让王庭宴享,上宾仪,国高在。”(1985年8月《泗洪文史资料》第四辑P.93-96)词的两旁有对联一幅:“难得偏隅留古迹,愿将此道望今人。”西碑原为泗州知事赵镜源撰文:“春秋往复,莫道空余我;高风千古,愿有后来人。”两旁也有对联:“朋友之谊是千古,春秋以后有几人。”并刻有赵镜源名字。后人知其贪事,将碑文与其名字凿去,改为修建分金亭记。原分金亭毁于1959年,只存三块石碑,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尚见遗迹。后因街道和道路扩建,遗迹全毁。金 科

52

【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,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,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。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,寻根溯源,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,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。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、紫牛新闻App“微史记”频道、“方志江苏”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“典说江苏”专栏,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,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。】

相关资讯